来源:东营网-东营日报
2022-01-18 09:10:01
1月12日至14日,东营市各县区党代会召开,对过去五年来各县区取得的不凡业绩作了全面总结,并研究部署了下一个五年的美好蓝图。
未来五年,各县区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将勇担时代重任,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全面开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县区力量。《东营日报》特整理汇总各县区党代会情况,以飨读者。
全力打造石油科技之城、活力宜居之地、教育满意之区、吕剧文化之乡
近五年工作回顾
——坚持产业强区、创新驱动,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1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0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3位。
——坚持城市主导、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系统重塑。聚焦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突破城市更新,坚持公共优先,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以城带乡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共兴共赢、共建共治,油地融合纵深推进。强化产业共育、科技共享、人才共用、城市共建、社会共治,“三供一业”和移交市政维修改造完成投资26.88亿元,油田7.13万名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动力活力充分释放。党政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顺利完成,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99.83亿元,新增注册企业26140家,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创建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坚持人民至上、心系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保持新冠肺炎“零疫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群众满意度排名在全省跃升72位,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第67位、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第72位。
——坚持政治统领、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实施过硬党支部建设等工程,顺利完成镇、村(社区)换届,加强新形势下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贯彻省、市工作部署,牢记初心使命,奋进时代征程,为打造石油科技之城、活力宜居之地、教育满意之区、吕剧文化之乡而不懈奋斗。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打造石油科技之城。走好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石油装备向“装备+工程+技术+油服+品牌”全链条优化,高端化工向精细化工、新材料方向加速转型,打造创新活跃、要素集聚、优势突出、油地共赢的石油科技之城。
——打造活力宜居之地。聚焦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力争“一年有突破、三年大变样、五年塑新态”,打造品质高端、美丽宜居、经济活跃、治理高效的活力宜居之地。
——打造教育满意之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抓好教育体系优化、优质学校增量、优秀校长培养、教师队伍提质“四大工程”,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体系完善、布局合理、优质均衡、家校和谐的教育满意之区。
——打造吕剧文化之乡。大力实施吕剧振兴工程,让吕剧成为东营区最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底蕴厚重、开放包容、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吕剧文化之乡。
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扛牢政治责任,聚力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落地。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示范引领发展之路。
——突出城市主题,聚力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全力突破城市更新,立足“北拓、中优、南扩”空间布局,构建“基地—大学”核心圈、西城建成区、东营区行政区域三大更新圈层,全面完善城市功能,精心塑造城市风貌,精细推进城市管理。
——放大创新优势,聚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石油科技创新高地。强化油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系统重构,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构建高效能创新生态,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
——攻坚工业强区,聚力构筑高能级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增长动力和产业生态转换升级,突出园区在产业集聚中的核心作用,突出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大抓园区、大抓项目、大抓产业。
——统筹城乡发展,聚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推动农村宜居宜业,推动农民富裕富足,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甜头。
——坚持教育优先,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体系优化、优质学校增量、优秀校长培养、教师队伍提质“四大工程”,构建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体系。
——唱响吕剧之音,聚力塑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典范。构建以吕剧为根脉的文化体系,实施吕剧振兴工程,让吕剧成为东营区最鲜明、最生动的城市标识。
——坚持人民至上,聚力创造更高品质生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稳步提升居民收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办好民生实事。
——统筹发展和安全,聚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营区。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打造“一极三区” 推进“14993”工作体系 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区
近五年工作回顾
——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6%。
——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优先、富民增收,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创建为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多家农业科创平台建成运行,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确权颁证,获批全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
——推进城乡融合,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完成油田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创建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区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28项,党政机构改革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在全市率先实现无差别“一窗受理”,外贸企业达到56家,累计利用外资超过2亿美元。
——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战果,不良贷款率连续4年保持全市最低,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油地军教育资源实现区域整合,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构建形成,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零疫情”宝贵战果。
——坚持全面从严、纵深推进管党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全市率先开展行动支部建设、村主职干部重点管理,推行非公企业党建“四统三有”工作模式,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实现全覆盖。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具有河口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的新路径,聚力打造“一极三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全面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把河口打造成为全市北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区,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经济综合实力更加雄厚,改革开放创新更加有力,城乡发展更加融合,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今后五年,全区的工作思路是“14993”,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最核心、最本质、最关键的任务。“1”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全区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4”就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环境打造、金融生态建设“四项重点工作”;第一个“9”,就是深入实施湿地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海洋强区建设、“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旅游富民、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九大行动计划”;第二个“9”,就是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流程再造、人才制度、科教、财税金融、资源环境、企业改革、开放倒逼、优化法治环境“九大改革攻坚”;“3”就是持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油地军港场”和谐共建“三大保障”。
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绿色生态发展上走在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典范,以更大力度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推进低碳循环发展。
——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主要抓手,在改革开放创新上走在前。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能、以深化改革为牵引、以扩大开放为支撑,挖掘潜在优势、激发未来优势,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坚持扩大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扶持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关键之举,在创造更高品质生活上走在前。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推动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城乡融合。
——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有力支撑,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走在前。切实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动“油地军港场”和谐共建。
建设产业强区、创新高地、生态之城、幸福家园 全面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征程
近五年工作回顾
——加强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创新发展理念,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等称号。
——加快转型升级,发展质效全面提高。聚焦“5+4”产业体系、“2+2+N”园区布局,高标准编制园区专项规划,推行产业“链长制”,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坚决”,实施“百企技改”工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均居全市前列。
——坚持生态优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了一批水气土污染治理工程,空气优良率五年提高26个百分点。系统谋划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沿黄生态长廊等工程,近岸海域水质、骨干河流水质持续提升。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更加强劲。60余项典型经验得到省级以上推广。高质量精准化开展“双招双引”,引进实施重点项目186个,外资外贸实现新突破。
——突出融合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城区林荫路建设、雨污分流改造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城区绿化、街头游园建设。
——注重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五年来民生支出121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守牢发展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系统思维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妥善化解企业债务风险,金融生态加速修复。创新区域社会治理,实现“三中心”融合运行。
——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实施乡村振兴“红色雁阵”工程,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坚持“实在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加快优秀年轻干部、专业化干部培养。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东营和垦利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建设产业强区、创新高地、生态之城、幸福家园,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济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经济实力全面攀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
——生态保护实现更高水平。“水林田湖草湿”协同治理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群众生活实现更高品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群众就业更加充分、收入更有质量。
——社会治理实现更高效能。区域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党的建设实现更高标准。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
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全力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的产业强区。坚定“工业强区”不动摇,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本、企业家为尊”,让高质量工业成为全区经济体系最强动能。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要素聚集、活力迸发的创新高地。强化发展取向、问题导向,以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激活引擎、增创优势,不断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环保、秀美宜居的生态之城。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绿色颜值”和“金色产值”互促共赢,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建设富裕富足、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致力推动共同富裕,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打造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之城·幸福广饶
近五年工作回顾
——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近五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广饶列第54位、全省第7位。
——着力推进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数控化率由55%提高到80%,全县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1家,拥有中国企业500强5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家、全球轮胎75强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7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家,创建为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动力活力更加强劲。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以上重点改革试点36项。全县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多,其中出口占40%以上,被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着力抓好统筹发展,城乡一体步伐加快。实施重点城建和基础配套项目228个,城镇化率提高3.3个百分点。4个镇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大王镇列2021全国镇域高质量发展百强第48位、全省第1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是2016年的1.6倍,农业经营规模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全省表彰。
——着力加强环境打造,发展环境显著改善。2021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比2016年增加114天、空气优良率提高31.4个百分点。90%以上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创建为省级创业型城市。
——着力践行为民宗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37108元增长到511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249元增长到26532元,年均分别增长6.6%和9%。被授予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着力从严管党治党,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各镇街的实体化基层党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八连冠。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之城·幸福广饶。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以新型工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高效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链现代化、价值链高端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县域发展前列、全国百强县上游水平。
——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关联,产创、产教、产才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经济发达、开放包容、文明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展现出生动图景,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镇域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突破性成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全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绿色转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实现大的突破,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土壤污染有效治理,蓝天白云、河清湖秀的自然美景成为常态。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满足。
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坚定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走在前列。全面提升创新能级,搭建产学研合作、共性技术、创业孵化“三类平台”;聚焦高端化提升、数字化赋能、服务化延伸、品牌化塑造推进产业创新转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当好企业发展坚强后盾。
——坚定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在推进全域一体化发展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现代城市,提高城市发展能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支持镇街发展,提高全域发展承载力。
——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走在前列。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坚定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强改革开放主阵地。
推动县域经济增速迈入全省发展前列 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县
近五年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持续攀升,主要指标增速稳居全市前列。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亿元,年均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亿元,年均增长9.9%。
——真心实意办实事、惠民生、解民忧,“百姓富”的成果更加丰硕。脱贫攻坚如期打赢,建设各类产业项目125个,扶贫重点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民生保障富有成效。
——优环境、提品质、激活力,“生态美”的底色更加鲜明。生态保护更给力,空气优良天数增加69天,PM2.5平均浓度改善38.7%。河流水质全面提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
——坚持不懈抓教育、转作风、筑堡垒,管党治党的成效更加彰显。坚持政治统领,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并形成长效机制,“第一议题”、请示报告等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卓有成效。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和用好新发展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和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度落实和创新发展“148”工作体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跨越赶超,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县。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团结带领全县上下,在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基础上,聚焦中心任务,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强链条、服务业破瓶颈、城市建设开新局、人民群众增福祉为重点,以“双招双引”、搭建产业集聚平台为路径,加速跨越赶超,推动县域经济增速迈入全省发展前列,高水平现代化强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环保高水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任务有效落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明显优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经济发展高质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城乡建设高颜值。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能级和功能品质大幅跃升,对人口、资本等要素资源的吸引集聚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高品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改革开放高水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高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社会治理高效能。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有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党风、政风、民风更加淳厚。
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全县上下要围绕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县,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战略思维,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努力在“九个加快”上攻坚突破。
——加快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
——加快绿色转型。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最优先任务,加快生态利津建设,让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成为常态。
——加快产业集聚。在统筹推进“2+3+3”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聚焦聚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推动工业强链条、服务业破瓶颈,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创优城市品质。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聚人留人为核心,以精致品质为追求,推动城市建设开新局,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生态城市。
——加快乡村振兴。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县,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加快改善民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改革开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举措推动工作,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县提供更强动力。
——加快构筑安全屏障。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加快发展民主法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巩固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人大工作。
(记者 陈同磊 刘健阳 许云飞 刘冬辉 闫雯雯 庄洪鑫)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46-8361801,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