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6日讯 东营市利津县的泛海海工智能装备公司锚定“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目标,开辟新材料造船行业新天地,让中国制造的绿色船舶走出国门,驶向了海外。
山东泛海海工深耕船舶、化工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在国内首次下水了以改性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材料的新型船舶,制造过程克服了钢材加工消耗大量能源和增加排放的弊端,仅需使用电力即可完成。而且船舶达到年限后可以100%回收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船舶在制造成本、使用成本和安全性能上都具有显著优势。
“因为我们本身材料的特点, 基本上在使用期间属于终生免维护。(而且)更加安全,比如说江浙地区,以及广东、广西地区,它有的地方礁石会比较多一些,当咱们这个船跟礁石碰撞或者摩擦的时候,船体不会损坏,也给客户带来更好的用船信心。”泛海海工(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岩告诉记者。
通过深耕海洋新材料与智能船舶研发,泛海海工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船舶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正在让中国制造受到海内外市场的广泛青睐。
“2025年,我们实现开门红,今年我们实现了东南亚出口船舶200条订单的签订,以及40条游钓艇的签订,2025年我将带领我们泛海的全体同事,以‘以塑代木、以塑代钢’为目标,在绿色能源,在智能制造方面更进一步,为广大的市场和我们的客户提供质量更好、更可靠的船舶产品。”泛海海工(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岩告诉记者。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