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5日讯 9月25日,东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法治东营建设白皮书(2023)》新闻发布会,对东营市提升地方立法、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及全民法治素养等工作进行解读。
据了解,2032年东营市以良法善治为目标,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效,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2部、修改1部,健全地方法规体系、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推动法规贯彻实施。立足协调推进入海口生态保护和海上交通安全,制定《东营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填补了休闲船舶管理的法律空白,针对海上风电、油气开采设置专章规范作业活动,制定全省首部地市级爱国卫生法规《东营市爱国卫生条例》等;成立立法工作专班及项目组,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履职系统、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立法顾问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地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的工作规范》等,立法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加强“立法宣传、立法后评估、法规清理”等地方性法规全周期闭环管理,对16件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组织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2次等。
此外,东营市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执法程序、约束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凝聚监管合力,全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制定《东营市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工作规定》,编制《涉企检查事项实施清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执法部门注重采取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合理运用处罚自由裁量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全省率先建成并运行“政企行”阳光执法监督平台,通过入企执法全过程记录、清单化监督,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入企检查次数逐步下降;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整合城管、住建、环保等领域条块执法力量和资源,探索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查一次”改革等,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的质效;遴选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50名,确定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50个,探索实践“派驻+巡回”监督新模式等,推动社会监督、检察监督与政府内部监督有效衔接、全面覆盖。
同时,东营市加强重点群体普法,示范带动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出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推动全市各级中小学聘任法治副校长365人,推动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大力开展“开学第一课”“法德润校园”“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等;推动各级各部门开展“法律七进”活动,营造浓厚学法氛围,深入企业、农村、社区等开展法治宣讲300余场次,组织开展培训300余场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万余场次等。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