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2日讯 今年以来,东营市东营区通过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建立起“项目企业吹哨、部门属地报到、纪委跟进监督”即诉即达即办的“吹哨应答机制”,推动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痛点”问题,护航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新城和府项目位于东营市东营区城南,是集住宅、康养、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也是打造“活力幸福新油城”的重要单元。然而在今年年初,由于施工总包单位经营不善,导致项目被迫停工。
新城和府项目负责人李赓对记者说 :“我们销售和业主签订的销售合同的交房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为了保交房,第一时间按照合同约定和总包单位进行了解除合同,进行了下一步的手续办理。”
然而在办理新的施工许可证时,由于原施工方不配合,无法提供新的审批要件,导致项目还是无法继续施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东营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项目现场了解情况。
东营市东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项目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海青说:“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效益。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向纪委备案,实行“容缺办理”,对施工许可证变更手续各个关联事项的办理流程、申请材料进行梳理整合,压缩办理时限,让企业用最快的时间恢复施工。”
在审批过程中,东营市东营区迅速建立起“政企”会商纾困机制,通过纪委监督牵头、部门协商先行、持续督导推进,仅仅用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施工许可变更,目前一期项目正在进行配套施工,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0%。
新城和府项目负责人李赓对记者说:“项目在办理过程中给我们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我们少跑了很多的弯路,第一时间领取了相应的施工许可证,让我们也坚定了在东营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项目建设的保障。今年,东营市东营区部署开展了“聚力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专项行动。坚持群众有呼声,党委有回应,纪委监督、部门答题的工作思路,主动靠前服务,聚力纾困解难,为西城南污水处理厂项目、新城和府项目开展了“容缺审批+备案监督”工作,助力企业发展;建立“政企”会商纾困机制,督促部门单位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为中建八局医院、新海兴达公司等企业制定堵点解决措施;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围绕政企行阳光执法平台使用情况、政务热线工单办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促部门单位履职尽责,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东营市东营区区监委委员苏向坤对记者说:“我们将持续深化专项行动,畅通政企联系渠道、解决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找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人为梗阻”,深入查找问题背后的责任、纪律和作风问题,起底一批问题线索、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持续放大震慑效应。努力让群众和市场主体在东营区有获得感,喜爱东营区、赢在东营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