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2024-05-17 11:17:05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7日讯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立足区内炼化产业基础,集约利用优质资源,发展形成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相对完善、产品特色突出的产业链条,实现自身链条延伸、物料循环利用和企业间隔墙供应、梯次发展的两级“循环”。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丙烯产业链条集聚32家生产企业,年产值超600亿元,形成了以炼厂丙烯、丙烷脱氢、甲醇制丙烯等多元化原料路线为龙头,以丙烯酸、丙烯腈、丙酮下游方向为重点,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酰胺、特种丙烯酸酯等功能性产品为特色,并综合利用副产品发展MMA、PMMA等新材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了良好的上下游原料互供关系,企业、产品间的协同化程度不断提高,重点企业之间通过管道运输实现“隔墙供应”。丙烯产业链条的发展,是在现有炼化产业基础上实现油化结合、延伸发展的有效途径,有效拓展了全区石化产业发展空间,对于推动产业链往下游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延伸,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带动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自建设之初,就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瞄准芳烃、乙烯、丙烯、碳四4大产业链条17个延伸方向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提档升级。目前,各产业链条已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产业、企业、产品间的协同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因地制宜,制定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据了解,蓝湾公司生产所需85%的原料实现了园区内隔墙供应,降本增效优势明显,同时临近环渤海地区最大液体化工品特色港口,实现了公、铁、海、管多式联运,每年为企业节省物料运输费用5000万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引进实施了总投资80多亿元的中海油、万通、宝港三大“临港物流园”,中海油大型仓储项目建成投用,东营港液体化工品一次性仓储能力突破2200万立方米;发挥港区一体优势,突出港口龙头带动作用,59个码头泊位(其中10万吨级泊位4个,5万吨级泊位2个,对外开放泊位31个);疏港公路、铁路建成通车,区内42公里的公共管廊已铺设各类管道近2000公里,辐射全市及周边地区的6条外输油品管道正在加快建设,基本实现了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2023年11月,东营港3个10万吨级码头正式启用,10万吨级外轮可直接靠泊东营港,每年可增加港口吞吐量1500万吨。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可为腹地企业每年减少装卸成本10亿元左右,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落户东营港开发区,为东营市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提供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东营台 毕浩然 路来平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46-8361801,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