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壹点
2021-01-04 10:57:01
12月17日晚10点半,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温-28℃。
一片白茫茫的雪海里,打着头灯,踩着“噗—噗—”作响的雪沙,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05队放炮队员朱文亮和郭谋子正快速穿行,进行放炮生产。
当前,他们承担的董1井三维地震项目,是胜利油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中4区块部署的第一块二次地震采集项目,肩负着中4区块油气勘探再突破的使命。“这次勘探,要求进一步提高分辨率,识别12米以上的储层和断距10米的低序级断层。”SGC2105队队长张光全说。
项目工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进入12月份以来,气温不断下降,最低温度已经超过零下30摄氏度。
极寒天气对人员、设备都是极大的挑战。平时可以维持一天的排列供电电瓶,现在平均3个多小时就要更换。“每天更换电瓶上千个,沙漠区域山梁、高丘多,走一步滑半步,体力消耗非常大。”放线班班长王延君说,25公斤重的电瓶需要人背肩扛才能送到点位。
随着气温持续降低,项目使用的100多台施工车从0号柴油逐渐换到了-35号,并且加上低密度的润滑油。即便这样,晚上每隔3小时就要发动车辆半小时,否则早上出工就打不着火。
为了保证极寒天气下设备运转正常,他们给电瓶增加了保温箱、棉被,给运载设备加上了加热器。人员保暖上,SGC2105队为员工配备了大衣、棉衣,野外帐篷里增设了柴油风暖炉,施工现场定时发放暖贴,防止冻伤。
对朱文亮和郭谋子来说,天冷是一方面,降雪后找点也是一大难题。“原来标记的炮点,不少都被雪覆盖了。”朱文亮说,为了保证施工效率,他们提前到达施工现场落实炮点点位,详细标注行进路线。
“进疆23年,骆驼草文化一直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为油田提供优质的地震资料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队党支部书记王辉说。项目运行中,党员骨干围绕持续攻坚创效当先锋打头阵,充分带动了员工队伍。
围绕钻井提速提效,钻井副队长游佳和班长郭志强精心踏勘,合理规划钻机行进路线,提前组织查看井位,引导钻机快速准确到点。“我每天步数在3万步左右。”郭志强说,他每天频繁往返于各钻井现场处理问题,尽最大可能确保钻井进度。
记者 邵芳 通讯员 陈俊 张广虎 孙刚刚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46-8361801,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