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2024-09-03 15:34:09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入选名单,东营市2项案例榜上有名。
近年来,东营市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入国民教育,通过一系列常态化、生动有趣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更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教育的紧密融合,让文化之树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绽放璀璨光芒。
东营市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
“三台”联动模式
推进“吕剧进校园”实践案例
近年来,东营区坚持“以文化人”“铸魂育人”,在全省率先实施“吕剧进校园”整区制推进工程,创新夯基垒台、守好讲台、搭建平台“三台”联动模式,用鲜活生动的吕剧文化滋养青少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全力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之问,为全省乃至全国“戏曲进校园”工作提供了“东营区路径”。
夯基“垒台”,确保“进”的稳妥。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党委政府分管区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相关责任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整合宣传、教育、文旅、财政等部门力量,变“各自为政”为“统筹联动”,彻底改变过去“谁做都可以,谁不做也可以”的工作分隔局面。邀请市、区两级负责同志,40余所学校校长、副校长,音乐教师等260余人召开高规格“吕剧进校园”启动仪式,动员全区上下凝聚力量,合力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坚持“试点先行”。坚决避免工作推进“一刀切”,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普及”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及学生接受能力,明确“先本土校后油田移交校、先小学三年级后其他年级”的推进路径,选择吕剧发源地牛庄镇中心小学及文化基础较好的13所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为试点,为工作全面铺开探新路、树标杆,构建起科学化、系统化推进体系。目前,已有30余所小学、1万余名青少年学生接受吕剧普及教育。坚持“考评联动”。依托全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双区联建”叠加机遇,将“吕剧进校园”实际成效作为差异化指标纳入对学校、对老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相关教师履职尽责意识,真正让吕剧文化在校园扎根、发芽、生长。
守好“讲台”,提升“进”的标准。从课程、教师、环境三个层面入手,提高戏曲教育教学的普及程度和教育效果。编写“一本”校本教材。为有效避免学生对教材“水土不服”,东营区组织专家编制校本教材《吕剧·传承》,纳入学校音乐教学。打造“一支”教师队伍。面对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局,东营区以“集中培训+定期座谈”方式让学校音乐教师具备吕剧教学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教学任务。配套实施“2+2+1”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即每学期召开2次吕剧教学交流座谈会,举办2次现场观摩活动,每年组织1次成果展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吕剧教学经验,把好吕剧传承方向。目前,已形成一支由50余人组成的师德高尚、本领过硬、结构合理的吕剧教师队伍。营造“一种”浓厚氛围。坚持将吕剧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吕剧的兴趣启蒙,实现在欣赏中“入手”、在体验中“入脑”、在参与中“入心”。结合各学校特色教育,实施“一校一主题、一校一品牌”建设。
搭建“平台”,发挥“进”的价值。一是搭建展演平台。精心打造各类吕剧展演活动,积极选拔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更高层级戏曲演出。连续3年举办东营区“唱响吕韵情”少儿吕剧网络元旦晚会,累计400余名孩子登台表演。二是搭建赛事平台。定期举办吕剧唱腔比赛,对涌现出来的“好苗子”重点培养,推荐参加国家级比赛。目前,多名东营区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荣获佳绩。三是搭建宣传平台。在“知东营”等多个区属新媒体平台开设“吕剧”专题专栏,定期播放传统经典剧目和新创剧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吕剧这一优秀特色传统戏曲。支持优秀青少年抢抓各类机会,积极主动“走出去”,扩大东营区“吕剧故乡”影响力。一系列高层次、高水平的宣传报道,让“吕剧故乡”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山东齐文笔业传承发展有限公司:
广饶齐笔制作技艺
教学体验实践案例
广饶齐笔,先后荣获“最受欢迎的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及“到山东不可错过的百大旅游精品”等殊荣,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社会影响力。在大王镇的多所小学——育才小学、中心小学及实验小学内,广饶齐笔教学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专设的校本课程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学生走进齐笔的世界。通过精心编纂的教材与活跃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齐笔教学活动应运而生。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明昌,作为广饶齐笔制作技艺的领航者,充分利用每周的手工或劳动课堂,化身知识的灯塔,为学生们娓娓道来齐笔悠久的历史脉络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不仅亲自示范,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毛笔的多样品种与精选原材料,更手把手传授齐笔制作的精妙技艺,让古老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焕发生机。
此外,郭明昌还跨界担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与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外导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2016年起,已累计惠及学生逾八千人次,为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齐笔进校园”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深刻理解齐笔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在实践中学会了识别各类制笔材料,掌握了绑头、修笔、捋菜定型等基础技艺,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毛笔。这一过程不仅锤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通过体验先民智慧的结晶,激发了他们对家族历史的敬仰、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实现了对齐笔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
随着“齐笔制作技艺体验教学”成为这些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大王镇育才小学更是荣获“山东省王羲之书法特色学校”的美誉,彰显了其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而每一次的进校园活动,郭明昌先生总是带领团队精心筹备,从水盆、梳子到笔杆、演示用毛发,再到精心制作的齐笔介绍视频与图文并茂的挂件,无不透露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热爱与执着,为齐笔非遗的宣传、普及与体验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 李玲)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46-8361801,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