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营网-东营日报
2024-09-03 09:02:09
渤海之滨,黄河尾闾。在利津滨海新区,东营津辉795MW/16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一期)6月完成全部施工,实现并网投产。该项目是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也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储能电站一次性充电量可达100万度,能满足5000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
随着东营清洁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电能里的“含绿量”能达到多大占比?据国网东营供电公司调控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底,东营市新能源总装机达到655.93万千瓦,超越传统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发电量增速居全省第一。今年1-7月,新能源发电7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62%,占全社会用电量28.42%,相当于1度电中接近1/3为绿色能源供给。
推动绿水青山向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转化,当下既是机遇期,也是突破口。近年来,东营市抢抓机遇,统筹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开发,将无限风光加快转换为“绿电宝库”。《东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的编制实施,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东营市纳入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装机容量达到30.8GW,居全省首位。携手山东能源集团,风电、光伏、氢能、地热等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2024年东营市预计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超过1000万千瓦。
资料图
7月8日,随着一声船笛响起,装载约1300吨风电塔筒的货船从全省首个风电设备大型专用码头——广利港风电码头起航奔赴国电投U2场址,完成首开首发。8月21日,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成功并网,成为山东首个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示范项目……
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反映了东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以资源带产业、促产业成集群,东营市聚力打造集风、光、氢、储、装于一体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从园区化入手培育风电装备产业,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将建成省内首个以“海上风电为主体、多能互补联动”为特色的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目前,已签约落地中船海装、上海电气、金雷股份等头部企业投资项目30个、总投资292亿元。光伏装备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东营市建成全省单体容量最大的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拥有省内首家生产16栅TOPCON(隧穿氧化钝化)电池组件企业,润马光能科技的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线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氢能可解决可再生电力的储存问题,也可解决低碳化问题。围绕“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东营市建成投产了省内首个绿电制氢、绿氢替代灰氢——胜利油田6兆瓦光伏制氢项目,全省首台1300Nm3/h碱性水电解槽在东营下线。作为“风、光、氢、储、装”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目前,东营市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达149.5万千瓦,居全省第一位。
新能源产业是支撑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能源资源基础。新能源产业发展展现出的澎湃活力,是东营市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聚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东营市聚焦重点领域和核心需求,全力护航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刚有投资意向的时候,‘项目之家’就主动联系我们,正式入区之后服务专员全程跟进项目手续。”金雷新能源项目经理刘凤伟回忆,这个项目在签订土地合同一日内取得开工前的全部手续,实现“四证齐发”。金雷新能源项目是东营市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拿地即开工”审批速度的一个缩影。当下东营市已构建起涵盖产业发展、项目引进、人才引育、财政金融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磁铁式”精准服务。
中船海装自主研发的18兆瓦风电机组实现部件100%国产化、技术100%自主可控。全球最大功率20兆瓦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东营市山东中车电机有限公司下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东营市出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建设海上风电、新型储能、氢能技术装备检测认证创新基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为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另外,东营市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新技术加快运用,促进电力系统网源友好互动,渤中海上风电B1场址项目成为省内首个具备一次调频功能的风电场。
风涌渤海湾,绿电海上来。东营市新能源行业正持续积累,坚持突破,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十四五”乃至更长阶段的新一轮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记者 许鸿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46-8361801,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