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国家战略 东营担当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作者:

2022-11-17 09:35:11

11月14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对《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发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东营作为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也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扛起责任担当,以做好规划编制为抓手,科学谋划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全力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在东营落地生根。


/


当浸润了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与浩渺深邃的渤海相遇,肌肤的黄与梦想的蓝,碰撞出世界独有的“河海交汇”奇观。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这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在黄河入海口交织融汇,共同绘成了一幅幅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 赵英丽 摄

《规划》取得的主要成效

市委、市政府以规划为抓手,带领全市人民,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系统推进、狠抓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牢固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连续两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居全省首位。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扎实推进,东营市荣膺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提升。全面完成“十三五”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市域内骨干河道流域综合治理,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加强劲。发力主攻链条经济,7大产业18条产业链全面建立“链长制”。2021年全市创新能力指数列全国地级市第23位,创新资源指数、创新绩效指数均位居全省第2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成效突出。设立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河入海”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滩区展区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面完成黄河滩区19个村脱贫迁建工程;建成杨庙、龙居、胜利3个黄河展区新社区。同步高标准推进产业就业、设施设备、管理服务等工作,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经过全市上下拼搏实践,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东营不断结出新的硕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的美好画卷正在展现为生动现实。东营也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日益焕发新的容颜,愈加生态美丽、富有活力。

加快沿黄生态长廊建设 绘就百公里绿色长卷

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东营市在全省率先编制印发了《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规划(2021-2030年)》,这项规划沿黄河从东营滨州界到自然保护区长度100公里,以黄河两岸大堤和南展大堤为轴线,对规划区进行综合整治,建设三条以森林湿地为主体的生态廊道,沿线串联东营区龙居生态林场、利津县王庄生态林场、垦利区天宁湖湿地公园等七处重要生态片区,打造近50处景观和文化节点,形成三带、七区、多节点的总体布局,新造林2.8万亩,林地补植提升8.3万亩,保护修复湿地7.6万亩,规划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6.5%,湿地率25%。全市计划利用10年时间,投资25亿元,绘就沿黄百公里绿色长卷。


/


东营体育公园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赛事竞技、文化活动、体感智慧等功能于一体,彰显了城市魅力,展现了全民运动城市形象。缪宏伟 摄

沿黄生态长廊,既是一条生态防护带,也是一条景观旅游带,还是一条绿色产业带,更是一条生态文化和黄河文化相互交融的展示带。工程自2021年春季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实地调研,分管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动员全市上下掀起沿黄生态长廊建设高潮。截至目前,沿黄生态长廊工程先后组织实施生态绿化工程59个,共完成新造林3800亩,绿化补植提升14200亩,保护修复湿地5000亩,完成投资4.5亿元。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沿黄河两岸树更多了、水更清了,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沿黄生态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注重规划先行。委托高水平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调研分析,编制印发《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规划(2021-2030年)》,作为指导工程建设的依据。


/


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自2008年举办以来,奔跑已然成为东营这座城市最美的姿态,也给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记者 周广学 摄

注重工程质量。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印发了《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超前谋划年度建设任务,全面落实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定期开展工程督导调度和质量抽查检查,确保造一片、绿一片,见效一片。

注重后期管护。生态修复工程,三分造七分管。工程建设之初,我们就把工程质量管护摆上了议事日程。首先明确土地流转费、工程管护费一并纳入市县(区)两级财政预算。其次落实管护责任,结合森林湿地长制,将生态修复工程逐一纳入森林湿地长制管理范围,安排专门的护林员进行定期巡护,确保生态修复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推动“黄河三角洲大环保” 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治理

近年来,东营市生态环境部门立足于服务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实施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


日前,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首批机组顺利实现并网,这是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全国首个核准项目第一度“绿电”,也是山东省平价海上风电首度“绿电”。 记者 周广学 摄

抓好大气污染治理管控。突出针对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秋冬季颗粒物污染两大难题,加强污染物成因分析研判,持续推进“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做好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今年1至10月,PM2.5降至3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8%,改善幅度列全省第3位;空气优良率达到72%,列全省第6位,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为常态。

落实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聚焦“水十条”落实,以河流水质达标提升为重点,建立完善“河流——河口——海湾”污染联动联防机制,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入海河流“消劣行动”,坚持“一河一策”,规范整治1908个入河排口、1203个入海排口。今年1至10月,东营市水环境质量累计指数降至5.61,较去年同期持续改善。

规范土壤和危废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完成320余块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10家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3年稳定达到100%。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达标率为98.5%,居全省前列;2019年以来,全市新建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5处,新增处置能力21万吨/年,基本实现处置能力与实际处置需求相匹配。今年1至10月,全市累计妥善处置医疗废物3842.5吨,其中涉疫废物63.3吨。


/


黑嘴鸥繁殖时对潮间带环境要求非常苛刻,2013年开始在黄河口大量稳定繁殖,2021年在黄河口的数量已突破1万只,东营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嘴鸥之乡”。孙崇伦 摄

提高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水平。在全省率先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改革,完成全市“三线一单”编制“绿盾2021”专项行动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100%。联合签订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全省首家黄河口海草床生态系统养护观测站在东营揭牌落户;利津县陈庄镇创建成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垦利区黄河口镇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

牢记国之大者,全力稳定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丰收、农民增收。五年来新建高标准农田64.9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省对市粮食生产稳定度考核连续三年满分。今年,粮食再获丰收,夏粮162.3万亩、产量67.6万吨;秋粮面积225万亩,产量97万吨,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长”,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今年首次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35.5万亩,约占全省的1/5;对东营市发展大豆产业的经验做法,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瞄准高质高效,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制定出台大豆、畜牧、大闸蟹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意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由大转强。垦利区、省黄三角农高区纳入山东沿黄大豆产业集群并入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以1个百万只肉羊产业园、3个百万头生猪基地、6个万头奶牛牧场建设为主导,初步形成了百亿元畜牧业产业集群。大闸蟹精养面积达8万亩,海参、对虾面积分别发展到17万亩、42万亩,渔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后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强县、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


昔日盐碱地,今朝稻米香。孟晓峰 摄

突出科技创新,夯实盐碱地农业发展基础。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50多家高校院所合作,围绕耐盐碱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等领域搭建了36个科研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盐碱地种业创新全面提速,累计搜集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建成了国家耐盐大豆区域试验点3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畜禽良种化率分别达99%、97%,位居全省前列。


/


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对虾等名优水产品走俏市场。胡友文 摄

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度推进农业节水。坚持“四水四定”,出台节水农业发展意见,科学调减高耗水作物面积,今年水稻、莲藕种植面积分别调减至27.7万亩、6.2万亩。积极改进种植模式,引进推广水稻覆膜节水种植、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技术,拉长产业链条,确保“减规模不减效益”。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和化肥减量增效两大工程,高效低毒和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80%以上,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

记者 李萍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46-8361801,诚邀合作伙伴。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吕剧进校园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吕剧进校园

东营区启动了“吕剧进校园”校本课程标准化工程,将《吕剧·传承》纳入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内容,让吕剧艺术的无限魅力在校园绽放,吸引更多...[详细]
东营网-东营日报 2022-11-17

利津县:科创引领产业 项目激发动能

近日,三阳纺织有限公司2022年重点技改项目——高档生态面料智能生产线项目正式投入使用。项目的投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详细]
东营网-东营日报 2022-11-17
这样的东营城市吉祥物,你爱了么?

这样的东营城市吉祥物,你爱了么?

我们的创意来源于守护黄河的瑞兽麒麟和守护东方的瑞兽孟章,寓意黄河三角洲复苏的湿地生态环境和万物生长的生物多样性。[详细]
东营文旅 2022-11-17
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东营基地揭牌成立

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东营基地揭牌成立

记者从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获悉,近日,由省自然资源厅、省海洋局主办,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承办的山东省海洋碳汇科技创新论坛成功举...[详细]
东营网-东营日报 2022-11-17
东营鸿港医院入选山东省无陪护服务标准化试点

东营鸿港医院入选山东省无陪护服务标准化试点

东营鸿港医院入选山东省无陪护服务标准化试点[详细]
齐鲁网 2022-11-16
央视《朝闻天下》聚焦黄河口国家公园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央视《朝闻天下》聚焦黄河口国家公园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山东黄河口国家公园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后续各项工作正扎实推进。2021年10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详细]
齐鲁网 2022-11-16
东营市东营区:西红柿丰收采摘忙  产业富民见成效

东营市东营区:西红柿丰收采摘忙 产业富民见成效

在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元里村大棚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西红柿,个圆饱满、长势喜人。[详细]
齐鲁网 2022-11-16
东营市2家企业创建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东营市2家企业创建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公示,东营市垦利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和广饶县大王镇阳光奶牛场成功创建为2022年度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详细]
齐鲁网 2022-11-16
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这里有座“鸟类国际机场”

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这里有座“鸟类国际机场”

鸟类对环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被喻为检验生态环境的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明显改善,众多珍稀鸟类也被吸引而来,生态...[详细]
新华网 2022-11-16
数说东营市医疗服务新变化

数说东营市医疗服务新变化

近年来,东营市医疗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持续加大了卫生投入,总投资80.77亿元的17个市县级卫生健康项目顺利推进。[详细]
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2022-11-16
东营市东营区“油城人才公寓”启动仪式举行

东营市东营区“油城人才公寓”启动仪式举行

今年以来,东营市东营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优化人才公寓布局,做到“属地安排、就近解决”,实现镇、街道人才公寓全覆盖。[详细]
齐鲁网 2022-11-15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